黄片999www,国产免费久久精品qq久久,一级黄色a毛片,终结者2018

APP下載
機會在手,求職信息實時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載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眾號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當前位置:首頁 > 校園招聘 > 教職工招聘 > 關于做好2023年度北京大學專職研究崗位聘任工作的通知
關于做好2023年度北京大學專職研究崗位聘任工作的通知

發(fā)布:2023-03-14 23:43:02  關注:15127次

為進一步加大以博士后為主的專職科研隊伍建設力度,完善專職科研隊伍結構,持續(xù)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和團隊攻關能力,根據《北京大學加強理工科專職研究人員隊伍建設試點方案》(校發(fā)〔2019〕136號)等相關要求,學校決定啟動2023年度專職研究崗位(包括特聘副研究員崗位、特聘研究員崗位)的遴選聘任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基本申請條件

1. 申請人員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學術道德和職業(yè)精神,并且身心健康,能夠勝任本職工作。

2. 申請人一般應具有兩年及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經歷,且取得優(yōu)秀科研成果。

3. 首次申請一般推薦聘為特聘副研究員崗位。特別突出的,經院系學術委員會審議通過后可推薦聘為特聘研究員崗位。

二、 招聘流程

1. 請各相關單位根據科研工作需要提出崗位需求,并將本單位的《北京大學專職研究崗位需求表》報學校人事部備案,備案后相關單位可自行公開發(fā)布崗位招聘啟事。

2. 各單位在招聘中應嚴格把關,根據科研工作需要以及匹配經費資源可持續(xù)情況,確定相關崗位擬聘用人選,要依托院系黨委對擬聘人員進行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評估,由院系對擬聘候選人進行審議,并出具明確聘任意見。院系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有關申請材料提交至學校人事部。

3. 申請?zhí)仄秆芯繂T崗位的候選人,須由院系學術委員會審議通過后方可推薦。

三、 提交材料要求

1. 個人申請;

2. 個人履歷;

3.北京大學專職研究崗位聘任審批表(一式兩份);

4. 不少于3份推薦信(推薦特聘研究員崗位需提供);

5.《北京大學專職研究崗位候選人情況簡表》;

6.《北京大學專職研究崗人員成本測算及經費保障表(勞動合同制)》《北京大學專職研究崗人員經費保障表(博士后)》

特別提示:

(1)每季度一批次,收取材料截止時間分別為3月5日、6月5日、9月5日、12月5日,請在此之前提交以上各項紙質版材料,在相應位置候選人簽字、單位人事主管領導簽字并加蓋公章;

(2)同時提交各項簽章材料的pdf格式電子版至grsbzzyj@pku.edu.cn。

四、 人員管理

1.受聘專職研究崗位的博士后,將按北京大學博士后相關政策進行管理,專職研究崗的聘期最長不超過國家允許的博士后在站時間上限。如不符合我校博士后入站條件的,報學校審核批準后,可以勞動合同制方式聘用,將按北京大學勞動合同制職工相關政策進行管理。

2. 專職研究崗位的首個聘期一般為3年,根據考核結果、工作需要以及經費資源可持續(xù)情況,可以續(xù)聘。

五、 薪酬待遇

1. 通過博士后渠道入職的專職研究崗位人員的基本年薪和獎金由院系或課題組承擔,院系可根據受聘人的工作業(yè)績和實際貢獻,在專職研究崗位年薪框架內自行確定其年薪檔次,同時享有學校全職博士后的基本福利待遇。

2. 通過勞動合同制渠道入職的專職研究崗位人員的用人成本由院系或課題組承擔,包括但不限于工資、獎金、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院系可根據受聘人的工作業(yè)績和實際貢獻,結合匹配的經費支持和勞動合同制相關規(guī)定,自行確定年薪檔次。

六、 聯系方式

人事部聯系人:孫老師(博士后事務,62756364)、林老師(勞動合同制事務,62754108)、余老師(師資管理事務,62767109)

聯系郵件:grsbzzyj@pku.edu.cn

人事部

2022年3月6日

推薦:更多教職工招聘請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注: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轉載請必須注明,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北京大學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tài)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業(yè)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查看更多]